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86 15998566903

“一带一路”PPP机制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巨大机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回到大连,参加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论坛暨民营企业融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我代表中国国债协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PPP发展研究中心,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吸引国际资金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民营企业如何把握好机遇,加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下面,我主要谈三方面看法:

 

第一个看法,“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的选择,PPP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发展新战略,更是一种可执行的行动方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发展机遇,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健康平稳、高质量发展,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中国在“以邻为友”的外交政策和价值观下的必然选择。经过5年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已经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直接投资方面,20181-11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4.8%,占同期总额的12.4%对外承包工程方面,2018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640份,新签合同额904.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8.8%;完成营业额736.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3.4%互连互通方面,截止到目前,已经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等重要会议决议里,也纳入了PPP建设的相关内容。“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充分认同。
 

PPP成为“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PPP模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推动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上有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和空间,对于双边项目,如果各个国家只是单打独斗的话,很难完成这些项目,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这些基础设施的项目发展,而PPP机制能够帮助吸引一些全球高质量的投资者。截至20174月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项目超过800个,总投资逾5000亿美元,涉及油气、电力、安居工程、通信、交通运输、水利和采矿等领域。另一方面,随着我国PPP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和PPP市场的逐步发展,我国在PPP领域的政策发展、规范标准、制度框架建设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以PPP为抓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中国PPP理念和经验,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传统走出去模式面临融资难、风险高、层次低的困境,PPP模式可以有效缓解上述困境,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PPP是国际认可的成功模式,可以为民营企业打开“一带一路”建设的大门铺路在宏观层面,PPP是“政府治理方式”的一次革新,有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的概念,表明政府与社会、公众关系定位的新的变化,也表明了政府职能和治理方式的新变化。通过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要从“管理者”变为“监督者、合作者”,更加注重“按合同办事”,更加注重平等协商、公开透明,有助于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问题,推动从“国家管理”向“国家治理”转变,牵引推动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这在宏观层面上为民营企业加入一带一路项目提供重要保障。在微观层面PPP模式的理念在机制上为项目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保障PPP强调“物有所值”的理念,要求投资者不仅仅是为项目提供投资带来资金,更要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运作的能力。PPP模式的项目全生命周期解决了企业走出去的层次低的问题。在PPP模式下,企业不仅负责项目施工,还要介入到规划、运营等价值链高端,不但能获得长期稳定利润,而且能够带动我们的产品、技术、管理走出去,在当地持久显示我们的影响力。PPP模式的“激励相容”和“风险共担”等特点和要求,都为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机制保障,进而也是为民营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第二个看法,“一带一路”呼唤更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尤其需要民营企业的参与也需要更多的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的参与。
 

吸引私人资本的参与是国际基础设施融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带一路”努力的方向。基础设施由于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很少有金融机构能够独立承担。从国际上来看,基础设施融资一般有公共部门、国内外私营部门和公私合营(PPP)三个渠道,其中公司合营(PPP)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基础设施运作模式。根据亚洲开发银行(2017)的数据,当前,亚洲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公共部门提供了超过90%的资金,占GDP5.1%,远远高于私营部门的比例(占GDP0.4%)。而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其融资往往过度依赖中资银行,长期来看既存在资金压力,也面临较大风险。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推进,需要进一步拓宽“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来源,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赢得巨大的参与空间和机遇。
 

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国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时代潮流中,民营经济也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吸引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融资方面,国际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成熟模式,PPP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需要充足的金融资源和有效的融资市场提供支持。这个特点决定了民营企业参与有困难。虽然困难,但也并不是不能参与。PPP的理念和机制,给民营企业参与提供了机遇。国际上有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成功先例。据世界银行PPI数据库统计,目前全球有4%的项目由社会资本发起。从国际基础设施融资的发展来看,既有欧美以“银团贷款+发行债券” 为主的模式,也有日本以“政府主导+民间参与”为主的模式。虽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地区对于社会资本发起PPP项目的政策差异较大,但有一点我们要坚信,就是民营企业也可以发起项目。关键是我们要结合“一带一路”的情况和中国的国情,结合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寻找好切入点。
 

民营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潮流,是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地位和眼界的机会。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对“一带一路”理念的学习、认可和实践,是一个参与到更高层次建设中的机会。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五年多的经验与实践,使民营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拥有很好的后发优势。开发性金融的示范带头作用给民营企业资金的加入、发挥商业银行为私营部门融资提供了很好的先行示范效应,为后续的加入提供了参考,让民营企业能更加有底气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目前,PPP中心的示范项目库里,有足够量的PPP示范项目,四批共计990个、总量超过2.2万亿的,体现出PPP市场发展的动能,表明国家对于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愿望及对PPP模式的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人参与的愿景,增强投资企业的信心。
 

更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也需要更多的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参与。撬动国际私人资本,在私人投资者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充当桥梁和纽带,以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建设质量。相比而言,由于欧美国家的金融深化程度更高、直接融资市场更加发达、大型银行介入金融市场的经验更加丰富,欧美国家在运用直接融资工具时更加熟练和频繁。这也为中国民营企业进一步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了机遇。

 

第三个看法,PPP机制下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要把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设计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我们要意识到,“一带一路”的项目,基本都是连接性的项目,需要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连接性的项目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特别是能够促进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各国的标准都不一样,对于每一个采购的国家都要求与政府有很好的合作。因此,我们要把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设计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PPP项目,有赢的机会,也有输的风险。风险分担看不清,谁敢往里投?“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共建”是对一个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考验。投资企业要充分构建和扩大PPP模式中的伙伴关系“朋友圈”,充分发挥合作伙伴的优势,共同分享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降低投资风险。注重与当地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在项目里实现互惠共赢,使投资环境可控、项目稳定可持续发展。合同需要基于风险和回报相匹配的激励原则。只有做好了“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才能水到渠成。
 

要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对市场和风险要有很好的研究与预判亚洲开发银行(2017)、汇丰银行(2017)等研究显示,发展基础设施的主要障碍并不在于资金缺乏,而在于私营部门投资者难以识别真正可投资的项目。把握PPP机制的机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既要研究PPP机制,也要研究区域政治、区域发展,还有国家政策等,对政治风险也要有很好地研究与预判。“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环境各不相同,政策和法律风险高。有些国家具有PPP项目的法规政策和标准化合同文本,但合同文本可能不健全不完善难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有些国家没有PPP项目法规政策和标准化合同文本,每个项目都需要单独和政府谈判;有些国家没有统筹财政能力实施PPP项目,导致国家债务风险较高。要做好资金融通的结构化设计。目前,国家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疏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局,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更是有“一带一路”的支持性贷款。但是所有资金在选择时都会考虑风险。做好结构化安排,才能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真正融到资金,建设好项目。虽然现在各个机构的研究报告和成果很多,也在推广PPP项目流程和文本的标准化,但是我们民营企业也需要有自己的研究,作出自己的判断,才能更好地利用好“一带一路”PPP机制的机遇并直面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上推广和应用PPP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坚韧不拔的努力精神。“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市场环境、政治环境等都比较复杂,对项目未来的预期收益很难把握,在做投资选择和项目设计时,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需要较长时间且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完善,难度较大。基础设施建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PPP项目金额大、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不明确,无论是否一带一路国家,都同样面对这样的问题。PPP项目是一个长周期回报项目,一般为20-30年,而二三十年的时间里,经济有可能经历了几个周期,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大。推行一个理念、一个机制本身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大家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得有不忘初心、坚持到底的精神去做。

 

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从国际角度看,“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存在不少在世界范围内最贫穷、最落后、最封闭的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涵,是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金融通,推动沿线国家和人民能够从经济全球化的边缘地带,逐渐进入到全球化的主流地带,帮助这些国家实现经济增长。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国家经济的增长也通过国际贸易等方式,反向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沿线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角色越发重要,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达近7万亿美元,与相关国家贸易增速高于中国对外整体增速,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加速回暖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是“一带一路”贸易主力军,贡献了43%的贸易额。我们期待“一带一路”建设中,看到越来越多我们民营企业的身影。
 

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14-2016 大连帝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